|
历届世博会其实都是展示设计和展示装饰材料选择和运用的“群英会”。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轰动一时,开创了建筑工业化的时代;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堪称建筑史上的里程碑;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节日广场和太阳之塔成为标志性建筑,并推动了膜结构的发展……这些经典的世博建筑和大量展示装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建筑艺术和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更因为其会聚了人类文明的智慧,折射了时代与文化的光辉,而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和宝贵的文明财富。特色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世界的一次盛会。它不仅展示了各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艺术学科的最新理念和发展方向,对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也带来了深刻的肩示。对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理念上的启示。创新精神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和动力。世博会全力打造的创新精神可具体化为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的创新、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创新、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创新、管理方式和运行规则的创新以及增长方式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上海世博会是在对现有文化资源充分吸纳和化解基础上的创新。海世博会打造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词就是上海世博品牌的特色与亮点,各国可以就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城市经济繁荣、城市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交流。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在上海世博会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设计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设计艺术包括了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动面设计、环艺设计等等,每一个学科类的没计都必须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得发展,这样才能实现设计作品的价值。 9 w1 R. u! k. ^: I
一、世博会展示设计对我国高校展示设计专业教育的启示' ] u4 l# x# N' ^
上海世博会为我国现代会展业和高校展示设计专业教育带夹了极大的启发和发展机遇对今后我国的展乐设计教育特别是展示材料形式选择和运用提供了发展和借鉴方向。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举办的各种国内外会展快速递增,高技能展示设计制作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会展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会展策划会展设计特别是相关的会展服务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更多具有艺术特长和职业技能的展示设计与制作人才。反观我国近年的展示设计不管是整体风格、设计形式还是材料选择大多盲目追求现代感,无特色无个性、这些倾向已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展示设计专业教学。当前我国高校展示设计专业教学课程标准概念化、程式化,不重视民族特点和原创风格的探讨,不重视材料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实习体系教材开发等方面与社会需求飞行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造成部分毕业生在走上设计岗位后对设计项目整体把握、风格形式、材料选择上千篇一律。建议我们应根据现代会展行业岗位工作特点,健全完善会展人才标准认证体制,构建展示设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干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相匹配的实训实习体系,根据会展行业技术领域和会展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学生实际,参照会展设计师的职业资格标准突出展示星间艺术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突出展示设计民族性和原创风格及“绿色’、“生态’、“低碳”的研究与探讨。建立与会展企业业务流程相一致的实训实习基地,强化引项目入校的力度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参与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以培养掌握会展设计基础技能和专业创新能力,能从事展示设计工作。能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和材料与现代会展艺术设计相结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或导师,建立一支校企互通的“企业导师”队伍,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赴国外的相关职业院校进修学习,培养一批掌握国际会展设计前沿技术教学理念先进、外语熟练的专业教师。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建设设施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开放式的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专门化)专业实训实习体系充分满足展示设计专业和专业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
- J6 M* ?0 n/ g7 \二、传统低碳材料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巧妙运用5 o) ~; o. s7 K. z& [
上海世博会是将传统低碳材料与绿色环保理念尽情发挥到极致的一次成功尝试其中西班牙展馆全部使用环保、可持续性的传统低碳材料,整座建筑采用以8524块天然藤条编织成的一块块藤板作外立面,通过钢结构支架来支撑,呈现波浪起伏的流线型。阳光可透过藤条缝隙酒落在展馆内部。8524块藤板全都在山东当地手工制作,分为原色、咖啡和深黑三种颜色,藤板的着色没采用任何染料。而是通过水煮时间的长短自然形成这些藤条板的天然色差将组合形成一个个象征自然元素的古老中国文字藤条这项古老的手工艺无论在西班牙还是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世博建筑中全面运用还是第一次二西班牙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藤条材料是最环保、最传统的‘但建筑手段和表现形式却是最先进的在防湿、防火方面都没有问题,给我们留下隽永的印象。另外象秘鲁馆、巴西馆(大量运用天然竹子、环保型可回收木材作为建筑装饰和展示表现的材料万科馆运用可循环、再利用的麦秸板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麦桔板的自然纹理和金黄色都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健康与丰盛,麦秸板的色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展馆通过热压和风压两种白然通风的模式,尽可能最大化自然通风从而降低展馆在运营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消耗给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增加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西班牙馆、万科馆等场馆都是希望通过世博建筑展示人类在发展中最为关注的问题相信运用藤条天然竹子、环保型可回收木材、可循环再利用的麦秸板等传统低碳材料进行设计是今后建筑和展示形式的一种趋势。9 _5 j$ D. l) ?* h) q4 @
三、变废为宝的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展示内容
3 [( v. b# s! F2 k Y在中国地方馆展览场地,山西馆的围墙绝对异常不同在其它色彩鲜艳、极尽新潮现代的展馆中间,山西展馆那灰色的外墙特别惹眼。外墙是太钢所属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专为世博会山西馆量身定制的加气粉煤灰砌块。粉煤灰这一工业废渣在山西己经变废为宝,成为工业和民用建筑用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山西馆最令称道的设计之一,也是这次要体现山西德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核心展示内容之一。山西馆右曹墙体的砖头中间被镂空、安装了田晋城乐百利特生产的LED灯,通过现代科技技术控制墙面将不停地变幻出各种字体和图形,非常富有表现力。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但对自然界无节制的开发与利用,也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那些曾在早期世博会激情展示大进步的生产方式,因污染环境而被视为落后;那些曾经被推崇为幸福的生活方式、因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而被否定。这次山西馆把体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作为核心展示内容.则性释着人类在不断反思与抉择后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真谛一一与鑫然和谐相处。
5 J; x8 w( R( X2 y( A3 A" \8 d四、传统民族图案和工艺与现代展示设计的有机结合
1 l* Y' ]% ]! @2 I. U* S以波兰传统民间工艺剪纸图案作装饰的上海世博会波兰馆外墙由防水木板通过镭射激光切割而成。展馆引人入胜的视觉造型使其在白天夺人眼球夜晚时得益干独特的内部照阴设计更愈发与众不同通过视觉的刺激让观众获得有趣的体验其建筑外形抽象而不规则表面则是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组成的镂空花纹阳光可以透过缝隙进人大斤。当黄昏降临,变换色泽的室内光线穿透“剪纸图案”,使展馆内部呈现出不同色彩。波兰馆的展示空间设计具有多个面、一方面构成折叠的 “剪纸板’,另一方面又构成有趣的几何形状的内表其空间灵活,可以创造性地分割成不同部分,用于小型展览、音乐演出以及售卖物品等。主展馆的灯光则营造出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荧屏用以播放波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视片同时展馆设计处处充满着人性化。上海世博会韩国馆设计师巧妙利用不同肤色人群的共同认知用韩国传统民族图案、色彩、文字来“建造”展馆:远观展馆由几个硕大的韩文字母连接而成:近看外墙,则为无数凹凸有致的韩文字母可以说韩国馆是用韩文符号组成的抽象建筑物,是一个“空间化符号”、韩国文字的几何学特性从建筑学角度上被巧妙地重新淦释,成为该馆的独特构成要素。与世博会其它建筑不同,它由于使用韩文字母构筑,其底层班绝大部分为开放空间韩国馆底层地面铺设了不同色彩的地砖,据介绍,色彩斑斓的地面其实是韩国首都首尔地图,为首尔实际面积的1/300。浓缩的首尔居然移植到了上海,其崭新的符号化空间,为上海与首尔之间的直接交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平台。波兰馆韩国馆等建筑外立面设计和内部空间展示形式不其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原创风格、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获得有趣的体验和刺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S2 u! \+ r+ w9 G上海世博会是“未来生活方式”的实验版几年前“低碳”概念在中国高校展示设计专业还鲜为人知二如今,“环保”、“绿色”、“生态”、“低碳”则成了广大民众的口头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严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世博会对于人类生产飞生活方式的改变,意义尤为深远在世博会这个文化互通共融的平台中,各国家展馆中的生动案例和设计理念给了我们高校展示设计专业教育发展很多启示,这些宝贵经验也为我们高校展示设计专业教育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果说建筑集聚呈现了艺术之美,科技的集聚开阔了你的视野那么世博园中先进的展示设计理念的集聚则可能让从事展示设计教育和设计的人受益终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建筑不仅继承了一以贯之的艺术感,更开辟了新的建筑风格和展示表现形式。入驻园区的各国建筑,共同将低碳、绿色与环保理念尽情发挥。各国建筑会聚一堂,既是同堂竞技的过程,更是一个互相启发、互相影响的过程。在这个灵感激发与碰撞的过程中,每一个参展的城市都将受益。不仅如此,各国的展示表现形式更预示着文化的交流,创意的表现,视觉的冲击,在潜移默化中唤醒人们的和谐愿望、亲善力量和创造的冲动,我国高校的展示设计专业教学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和借鉴机会。
, L1 z; R2 E6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