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当代艺术:价格的晕眩

[复制链接]
查看: 531|回复: 0
gggds 发表于 2009-12-9 00: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里经济繁荣,哪里艺术就繁荣。tuc:|&z2^$%J5(dRP “中国龙”崛起。“印度妈妈”苏醒。“越南小老虎”仰天一吼,辨认自己的啸音……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陆,如果试图在被资本照耀的各个角落寻找传奇和童话,定能如愿。这其中,当代艺术尤其像“灰姑娘”。C\\\"G=d\\'+6)!T-\\\"n:w 4月9日香港苏富比2008年春拍会上,刘小东的十八联油画《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以6192.75万港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仅次于蔡国强《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的第二高价。AKm}k3G 一位阿根廷收藏家拥有数量最多的中国当代影像作品。她说,不要误认为亚洲艺术品是静态的、老掉牙的东西,它们正在反射艺术家们所处的剧烈变动的时代。收藏家们愿意为“承载历史片断”的那些物件动用百万英镑。]kreCtDa#T\\'jaC, 从80年代中期一路走来,中国当代艺术家从模仿西方,到发明出一套个人符号,进而将各自的符号变成巨大荣耀和巨额利润。他们试探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国际最新样式和手段,究竟能在本土刺激出怎样的创造力和怎样新鲜或者怪诞的产品;试出了商业利润和收藏家的钱袋,究竟有多惊人;更重要的也许是,在如此拥挤的这片土地上,他们中的一些人终于能将个性的触角向着远处伸展。|v|o#G(MZYX41V+yE 仲春,上海,“仍然在野”的艺术家陈丹青与本刊记者探讨了这个话题。Fp\\\"l`\\'D&@$ bW^L} 西方艺术家不可能得到比这规格更高的展事了pyiMT`|uZzr/9B 人物周刊:最近,纽约某杂志在一篇介绍中国5位当代艺术家的文章里说,张晓刚是早期毕加索、马格里特和 Pixar(迪斯尼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动画公司)的混合体;艾未未是杜尚、杰夫·昆斯(美国前卫艺术家)和摇滚乐队“性感小子”的混合体,等等,虽然有搞笑的成分,却能启发我们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血统问题:它是怎么来的?o\\\"\\\"d`g_1Z-IVY`\\\"L 陈丹青:这番评论蛮有意思。问题是,譬如,中国目前至少有30种以上比较像样的艺术杂志,每期上市,少说也得300篇文章,多有谈及美国艺术的,然后有位美国人引述其中一篇的一小段话,对美国人说:看哪,中国人这样评价美国艺术!——你会觉得准确么?AXAZS9!\\\"ox3\\\"y`,@ 张晓刚确有马格里特的被稀释的影响,但和毕加索可不沾边;艾未未得自安迪·沃霍远多于杜尚,而他比杰夫·昆斯高明多了。以上也只是我的个人偏见,不足道。#vfp=?)Ad4Q-3V 几代中国油画家的“血统”,或者说“输血管道”,当然全部来自西方,部分来自日本——日本也来自西方——我要随即纠正:输管内并不是真的“血”,而是西方各种艺术的复制品。qJ!!\\'\\\\o{SB`$N>swh0q#j?: 陈丹青:单论写实人物油画,我不知道刘小东能否在当今世界同类画家中找到对手,他远远超越了佛洛依德和艾瑞克·费雪。部分因为小东的强悍“特质”,部分是因为世界范围内写实人物画早已没落了。5FC`%\\'==Kj$9.-1/* 人物周刊:这次回纽约,您有没有看到一些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nsHidB\\\"+Tw6ljZ 陈丹青:3月间,纽约古根海姆现代美术馆为蔡国强举办大型回顾展,参观人数为该馆举办德国波依斯个展以来所仅见。同时,纽约顶级画廊玛莉·布恩上城分廊为刘小东举办个展,下城分廊为艾未未举办个展——西方艺术家不可能得到比这规格更高的展事了。我以为这三位同志恰好是最精彩的中国当代艺术家。S|[qk)o#Q%iT9a 人物周刊:真巧,蔡、刘两位正分坐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纪录的头两把交椅。这些天文数字对艺术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gG9Pph[oS%#6v 陈丹青:就我与小东和国强的接触,他们不谈钱,同时正在旺盛的状态中。我没办法钻进他们肚子里考察究竟,但市场好,无论如何会增添自信,但对真正的强者,没市场照样激发自信,自信是内在的禀赋,它会伴随焦虑,但不为外界左右。困难的是初出道的新人,艺术市面外表看来太像赌博与梦境,但很少有人愿意细忖一个所谓成功艺术家背后是怎样孤单而猛烈的工作。*eN8\\\\jF8+\\\"k*aGV 中国艺术家只谈价格不谈艺术?Vd?%A3\\\"* 这世道真是疯了:两群色鬼,从早到晚谈女人,或完全不谈女人。fKT(c_taUY1AC@\\\\3 人物周刊:也有一些藏家认为某些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被低估了。您认为50年后,会追认出几位中国的杜尚或者安迪·沃霍么?q`]I\\'||p9\\\"5\\'tY,? 陈丹青:假如真有谁被埋没,那是浪漫的故事。眼下的剧情足够跌破眼镜,但并不浪漫。大欠公正的是对老前辈。民国画家、共和国第一代老画家,许多名角至今不在市场名单内。西方则除了凡·高、塞尚那一辈,此后几乎没有委屈过哪位真正的天才。j{=) ?  z, v- Y8 U' C% v+ [% {" z! x
r-\\'fZS$_j[$P=@ 陈丹青:青春不等于才华,但才华靠青春壮胆。青苗一拨拨窜上来,总有才华横溢的人。我所以痛恨艺术学院这一套,那是青春的屠杀。拿什么鸟学位!20岁左右就该放手创作,美术史上多数经典是25岁前后的小青年弄出来的。至于燎原不燎原,我可不知道。吃掉70年代生人的是80后,而今90后眼瞧着窜上来,一嘴汗毛,皮嫩肉紧。代际的紧张感是近年趋势,我在校园常遇见20来岁的女孩说:啊呀,我老了。整体看,每一代艺术学生的百分之九十九会成为鲁迅所谓的“一盘子绿豆芽”。\\\\pZn/H}K&`Se$ 人物周刊:您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的致命问题是什么?它和现实是一种怎样的关系?|L$(P}q*C+2aC#LU 陈丹青:中国当代艺术就是中国的现实。真的“当代艺术”有内在逻辑,自为自律,“中国当代艺术”则整体上是国情的肌理之一。它长期被压抑、被扭曲,因为它既来自国情又受制于国情;它骚动、富活力,竭力拱破国情;它跳跃猛进,但看不清从成长走向成熟的轨迹;它几乎无所不为,但并不自由;它对它所追赶的西方典范满怀厢愿,但始终以自己的方式滋生蔓延;它被忽然夸张放大,但总比不曾发生,或被严厉管制要好得多;它远未发作,但切忌乱来、翻船,不然很糟糕……这些症状不都是国情么?jM\\'AE*rtv|/t] 改革开放是条活路。中国式当代艺术如今又酷又蛮,一脸青春痘,是不是有点像计划生育政策外非法降生的孩子?怎么办呢,看来还得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看看能否“可持续发展”,虽然种种必备条件其实很可疑,但“致命”一词怕是言重了。哪个领域都和国情绑在一起,当代艺术只是其中之一,目前它正被归结为经济指标,任何清醒的意识均难抵御数据的晕眩,晕眩总不是常态吧。((lTF3#t_|xep`nb \\\"\\\"\\\"[ 此贴被鲁迅在2008-07-01 17:00重新编辑 ]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图文

Copyright   ©2015-2016  展示网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凡尚展览     ( 粤ICP备140659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