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来到一座常见的垃圾填埋场前,能看到各种废弃的生活物品堆得满满当当。这些物品大多曾由值钱的材料制成,可惜如今被随意地堆积在垃圾填埋场中。在这儿,它们的价值没能得到再利用,它们是工业体系的最终产品——那些直线型、单方向的“从摇篮到坟墓”的模型。0}#vl2GGa(0*s')UY 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设计思路在现代制造业中非常普遍。当资源经过开采后,往往制成产品卖掉,最后则走向“坟墓”(通常是扔到垃圾填埋场或焚烧掉)。\\sG%Od2+Q1#,Tr 如今,这种传统思路正被颠覆。#lSYm=,Ba\\JXRRp 不久前举办的2008中国绿色经济论坛上,来自德国的迈克尔·布朗嘉教授提出了“从摇篮到摇篮”的观点。按照他的观点,产品从设计的环节开始,就应考虑到达使用年限后,产品是否易于拆解,以及材料能否循环使用等问题,做到零废料、零污染,从而避免出现有碍健康、破坏自然生态的不良后果。m-rw7rQD|myei
! p/ [3 m$ }" s+ X1 E “从摇篮到摇篮”的基石是:在技术圈里,安全高科技的合成材料被生产、利用、回收和重新制造。在当下的美国和欧洲,福特汽车公司、巴斯夫公司、耐克公司等已经采纳了这一策略。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发起了改造胭脂河工业区的运动,新的生产设施将包括一个配有生态屋顶的工厂和自然清洁雨水的湿地和沼泽。全球最大的地毯制造商萧氏工业公司则设计了一种可以被永久循环利用、只含有健康技术养分的地毯。7GpT`-;OQN18 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推陈出新的环保理念能否真正被企业认同?毕竟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密切关注环保意味着冷落股东,企业与社会效益难以两全。不过,这种观念近年已发生重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投资者利益与环境利益实际紧密相连。r6!NU!OnZT(mGC30c 那么,导致这一转变的动力在哪儿?答案当然是利润。如今,大多数的环保活动不再是糊弄消费者的空洞口号,相反,大批企业发现,投入环保事业能够获取高额利润,而在这方面落后,则很可能造成竞争劣势。/cta 不难发现,随着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那些被环保浪潮无奈击中的企业,很有可能处境被动,前路迷茫。相反,那些设法乘着环保浪潮而上,并从中发现利润区的企业,则将迎来巨大机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