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元素

[复制链接]
查看: 544|回复: 0
gggds 发表于 2009-12-9 00: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过一座座山,踏过一条条路,考察了一幢幢佛山庙宇,我们的灵魂似乎也得到了净化。在那里不能随意讲出污言秽语,更不敢有丝毫的杂念恶意。不管你是不是释迦牟尼的信徒,都会感到诚惶诚恐。当我们沿着盘旋的阶梯,登上半山石壁,看到和了解了祖先在几千年前留下的杰作,可想当年的建造场景是何等的壮观。然而自然灾害与人为的破坏千百年来曾无数次把厄运带来,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失落于凄凉。 >G%x>hg6h r,T$9 西行考察结束之余,中国的传统建筑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和由衷赞叹,也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众多的可借鉴的有形素材。但更重要的,是那些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建筑韵律和艺术构思。简单的只想把这些考察的精华以设计的各个元素表达出来,以从整体上把握一下此次西行考察的内容。 H(JA1%&b(=/U%B 一号元素外墙 m>Itq?2Gx 墙在结构系统中起非常实际的作用,承受静负荷和活荷载,起着抗风抗震的作用,并为其他强体活结构框架提供实际支撑。它承受部分或全部来自或传向建筑结构系统的垂直力,水平力或斜向力。在传统建筑中一般材料自古有砖,板筑,土砖三种。西安法门寺真身宝塔为为土砖垒砌。明清官式硬山山墙,作为樨头,为前代未见。1qjXjf_`% 墙可用一系列材料建造,并采用不同形式,如最长用的青砖墙,中间采用灰泥浆填缝。土垒墙。古建一般对墙体外表要求严格,故墙体多分为里外两层,砌筑里层的强面叫背里,外层强面安不同要求分为干摆墙,丝缝墙,淌白墙和糙砌墙,里外层之间的空隙应灌浆,填涌。从建造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强体本身的防水排水,防风防尘。更重要的考虑到了军事防御的作用。 v TMVI^ZTrx@ 二号元素地面(楼板,天花) %bCeUEa8 地面楼板对建筑物寺整体内部效果起着主要作用。颜色,比例,纹理机图案会产生视觉和心里作用,诸如正式感,舒适感,佛式感等等。 6T\\'* 同时,元明清古建多以阶基为底,宫殿建筑在台阶上射御路,它是一块长度和垂带石相同的石条上刻龙凤,云文等,又称龙凤石。大型建筑物的台基很高,这就需要在四周作石栏干。先在台基的阶石上置地袱再在上面放望柱,栏板和报鼓石。阶条石上凿有嵌立栏杆柱方槽和嵌立栏板的凹槽,并每隔几块凿有排水孔。 P$u.@aH}3me{ 三号元素 屋 Cg}w@1 多数情况下,屋结构部分的主要功能 是在既美观又经济的前提下支撑比较薄的防水与保温材料的覆盖层以及压在整体系统上的种种荷载。结构必须允许屋覆面保持其防水性和便于养护。这意味这应将屋处理为单一系统,各种构件具备交互性并可以动态度过四季。不管跨度多大,首要的是将静荷载和活荷载之间的比率降至最小并保持在安全系数范围内。在斜屋上,铺设在椽子上面的衬层既能防止过多的灰尘吹如屋空间,又能有效增强室内通风。在防水方面,应进可能用最简便和最直接的方法将水从屋排尽。在屋系统内绝热层的处理上,古建多采用以单层次形式铺设在防水层下和承重结构之上,使整个室内达到了保暖的效果。 .&*#8.6 庑殿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形制,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 /1]zX{> 歇山是古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 建筑形式。歇山建筑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它既有庑殿建筑雄浑气势又有篡尖建筑俏丽的风格。从外不形式来看,歇山建筑是庑殿建筑的有机结合,它兼有悬山和庑殿建筑的某些特征。 38RC/p*) 悬山建筑的屋面仅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也称挑山式建筑。 Sx&K&^q{8LgtK\\\"s%aO#5M\\'@sk\\\"V^wJs1a 时间过的很快,眺望暮色中的远山,已经离开了考察的现场。虽然我无法走进他们的生活,无法领略这种生活的精神追求和最终境界,只是我已将自己的目光收敛的平常。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既非惊世骇俗,也没有超然物外。无论信与不信,六子真言先藏于心。更重要的我感觉是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和设计的深究。 a]V SmHc 戴上大喇嘛相赠的金刚结,耳听那声“佛会保佑你一路平安”的祈福,打起精神,又一次开始了我的设计探询之路。 6KE7hWM1(x+j5^R,KHxv.T{wKO+we0P.49kLm)=Nl}KDo 报告人: 2=&KVul 2004年5月27日 6dgMBwwADki9n\\\"/e 4. 《中国古代建筑与近代建筑 》刘培善 著 rapwK43 天津大学出版社 ;e3g[5L)y 5.《世界建筑 》 期刊 H._\\'0I 世界建筑杂志社[ 此贴被鲁迅在2008-07-02 11:21重新编辑 ]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图文

Copyright   ©2015-2016  展示网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凡尚展览     ( 粤ICP备14065977号 )